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走出國門,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旅游出境市場之一。但與之相反的是,近年來中國的入境游市場持續低迷,入境過夜旅客的總量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。
據一項最新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中國入境游人數下降了4.2%,其中外國人下降了7.1%。來自歐美遠途國家、亞洲短途國家的中國入境游旅客人數均呈現明顯下降態勢。
除受全球經濟環境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外,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處長楊志剛認為,入境游客下降與中國旅游信息化建設起步晚,總體水平較低,服務手段落后息息相關,這無形中將一些摒棄團隊游的年輕散客拒之門外。
在旅游信息化發達的國家,游客可通過互聯網完成一系列旅游產品的購買手續。而在中國,除東部發達地區的高星級飯店、航空公司、旅游電商的信息化水平較高外,其他地域的配套程度很難滿足境外游客的需要。尤其是在支付環節,入境旅游電子商務只能高度依賴于國外網站。
楊志剛建議,應鼓勵傳統企業通過自建網站或入駐第三方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活動,扶持旅游電商的發展。
目前中國的入境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已進入整合營銷階段。盡管已出現多家旅游電商,并獲得不錯的收入規模。但總體看來,中國旅游行業依然存在市場集中度較低,企業規模較小,旅游業人才嚴重缺乏等問題。此外,賬號信息泄露、釣魚網站等信息安全事件的頻發也制約了旅游信息化的發展。
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高新民表示,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在政府的推動下,使游客體驗、企業運營與行業監管融合起來,形成跨部門、跨地區信息系統互操作和資源共享的長效機制。
轉發請注明:丁丁貓